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耕好“无形良田” 我国粮食全产业链减损可节粮上千亿斤         农业农村部部署“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四川样本:村集体经济收益5年增78倍         农耕物资快速到位 有力保障粮食丰收         全国春播粮食近四成 进度快于去年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产业发展>>农  业>>正文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取得新进展

2023/02/23 19:08:43  点击:[]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于文静)优异种质资源是培育优良品种的关键前提。我国自2021年启动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以来,对首批7.6万份资源开展了基因型和表型鉴定,挖掘出一批优异种质和基因并用于育种创新。

这是记者23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

据了解,2021年,农业农村部以查清国家库圃长期战略保存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可利用性为目标,启动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制订了总体方案和大豆、玉米等48个分作物实施方案,建立了“鉴定对象、方法标准、人员队伍”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挖掘出一批优异种质和基因。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列为重点工作。要充分认识其在推动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

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久久为功。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要聚焦稳粮扩油、提升单产等农业生产急迫需求,重点挖掘高油高产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密宜机玉米、耐盐碱作物等优异种质。依托优势科研单位和企业,搭建一批国家资源精准鉴定和基因挖掘平台,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精准鉴定和共享利用同步推进,促进资源优势不断向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

上一条:全面升级机械化 春耕跑出“加速度”
下一条:春耕备耕扎实推进 粮食稳产底气更足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