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耕好“无形良田” 我国粮食全产业链减损可节粮上千亿斤         农业农村部部署“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四川样本:村集体经济收益5年增78倍         农耕物资快速到位 有力保障粮食丰收         全国春播粮食近四成 进度快于去年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产业发展>>农  业>>正文

我国主要农产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2023/04/03 12:06:57  点击:[]

经济日报北京4月1日讯(记者常理)3月31日,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论坛暨第十六届农业环境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科院在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这是国内首份农业农村领域低碳发展并持续跟踪研究的报告。

报告显示,为了发展农业农村低碳生产,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粮食生产政策措施和专项行动,其中每年投入1000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能提高节水灌溉等新技术采纳率,又可以抑制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粮食增产与碳减排协同作用。多年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大豆、马铃薯、甘蔗等单位农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对于未来发展,报告建议,贯彻落实《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稳妥推进生态低碳农业发展;协同推进丰产增效与绿色低碳发展,降低排放强度;提升农业碳汇能力,推进农业生态价值转化;推进农业农村减污降碳,发挥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等。

上一条:新疆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启动
下一条:国家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全面启动上线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