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国内与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相邻,周边依次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国界线5700多千米,约占全国陆地国界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国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古称西域(意为西部疆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各民族迁徙融合的走廊,是"多元一体"文化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保卫祖国的疆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推动着历史的文明进步。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西域并于同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清乾隆后期改称西域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设在乌鲁木齐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新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55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民族。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历史演进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新疆地区既是新疆各民族的家园,更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末,新疆总人口2444.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7.18万人,城镇化率达49.38%。目前,全区辖有14个地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5个自治州、5个地区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哈密4个地级市;有68个县、24个县级市、13个市辖区,其中包括6个自治县、9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34个边境县(市);有872个乡镇,其中包括 42个民族乡;有城市社区2810个,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村501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有14个师、178个农牧团场,总人口283.41万人。
新疆的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贯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积52.3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贯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全长2486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盆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31米,是中国陆地最低点。新疆水域面积5500平方公里,其中博斯腾湖水域面积98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片片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干旱河谷平原区,现有绿洲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8.7%,其中天然绿洲面积8.1万平方公里,占绿洲总面积的56.6%。现有阿克苏市和石河子市2个国家森林城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等34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
新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年均降水量154.8毫米。境内山脉融雪形成大小河流570多条。冰川储量2.1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42.7%,有"固体水库"之称。水资源总量832亿立方米,居全国前列,但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全国平均的六分之一。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新疆土地资源丰富,全区农林牧业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10亿亩,占全国农林牧业宜用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现有耕地7824.705万亩;天然草原面积8.6亿亩,可利用草原面积7.2亿亩,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全区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4个,保护区总面积约为1968万公顷,占全区面积的11.82%。新疆全年日照时间平均2600-3400小时,居全国第二位,为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截至2017年底发现的矿产有142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2.08%。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13种,居前五位的有56种,居前十位的有77种。煤炭探明资源储量4461.02亿吨,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59.09亿吨,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54万亿立方米。据全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230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铁、铜、金、铬、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
新疆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物种独特。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麻黄、罗布麻、甘草、贝母、党参、肉苁蓉、雪莲、枸杞等分布广泛,品质优良。野生脊椎动物近700余种,占全国的11%。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6种,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蒙古野马、藏野驴、藏羚羊、雪豹等国际濒危野生动物。
新疆农牧业资源丰富,番茄、红花、啤酒花、黑桑椹、亚麻、枸杞、沙生麻黄、甘草、肉苁蓉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哈密瓜、阿克苏苹果以及遍布南疆的红枣、核桃、杏、石榴、无花果、巴旦木等名优特产享誉国内外,自古以来就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节水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营销模式不断创新,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现代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2017年,全区粮食产量1447.60万吨;棉花产量456.60万吨;特色林果产量1719.13万吨。
新疆幅员辽阔,自然景观神奇独特,著名的景区有高山湖泊—天山天池、人间仙境—喀纳斯、绿色长廊—吐鲁番葡萄沟、空中草原—那拉提、地质奇观—可可托海以及喀什泽普金胡杨景区、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等。在5000多公里古"丝绸之路"的南、北、中三条干线上,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等人文景观,其中交河故城、楼兰古城遗址、克孜尔千佛洞等享誉中外。喀什市、吐鲁番市、伊宁市、特克斯县、库车县等5个城市(县城)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个镇被认定为全国特色小镇,17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2017年末,全区共有世界自然遗产1项,世界遗产地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个,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9个。国家5A级景区12个,5A级景区数量位居西北省区第一。2017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7亿人次,增长32.4%,旅游综合消费实现1822亿元,增长30%。旅游业作为和谐稳定的晴雨表再次向世人表明:新疆是个好地方!
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全区现已开放的边境陆路口岸15个,航空口岸2个,是全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的省区之一。其中,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仅有的两个集铁路、公路、输油气管道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现有国家级园区23家,其中包括:乌鲁木齐、石河子、库尔勒、奎屯—独山子、准东、甘泉堡、五家渠、阿拉尔、库车等9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伊犁、乌鲁木齐、昌吉、和田、哈密等9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伊宁、塔城、博乐、吉木乃、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喀什、霍尔果斯2个经济开发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喀什综合保税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市、富蕴县、奎屯市等9个城市(县城)被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新疆历来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各民族在新疆地区经过长期诞育、分化、交融,形成了血浓于水、休戚与共的关系,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疆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自治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八进"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着力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使各民族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进一步强化各民族干部群众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