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掘地下万米 再探新疆油气宝藏         我国西南地区建成首个年产400亿方大气区         组图: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全容量投产发电         今年新疆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         新疆两地上榜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产业发展>>能  源>>正文

我国西南地区建成首个年产400亿方大气区

2023/12/15 17:02:31  点击:[]

吴莉

12月14日9时,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年产天然气量突破400亿立方米,达到400.001亿立方米。这是继2020年天然气年产量突破300亿立方米后,实现的又一里程碑式跨越,标志着我国西南首个年产400亿立方米大气区正式建成。

天然气净化总厂 李毅摄

400亿立方米,预计约占全国2023年天然气产量的五分之一,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1%,如果全部转化成热能,相当于4个三峡电站同期发电量产生的总热量。按1户家庭日均用气量1立方米计算,可满足超过1亿个家庭、超过3亿人一年的用气需求。

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以“2025年决胜500亿”为目标,矢志不渝寻找大场面、建设大气田,全面完成了天然气产运储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成为我国能源战略通道的“西南枢纽”。公司每年生产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南下送往长江沿线城市,北上送往华北地区,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提供能源支撑。

与此同时,西南油气田公司还承担了全国25%的天然气调峰任务,在北方历次应对冬季寒潮、中亚气异常短供、极端天气电力紧缺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川西北气矿 刘文龙摄

西南油气田公司2004年建成中国首个百亿气区,历时46年;2017年产量跨越200亿,历时13年;2020年建成300亿大气区,仅用3年;如今,公司再度跨越百亿大关。

四川盆地是我国天然气的主要产地,储量和产能均居全国第一,但地质特征复杂多样,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川油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能源科技自主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常规气“三古”理论、页岩气“三控”理论的创新形成,复杂碳酸盐岩气藏精细开发、页岩气工业化开采等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钻井提速”和“压裂提产”两大硬核技术利器的全面运用,让西南油气田公司掌握了高效开发天然气的核心密码,勘探开发屡获重大突破,规模实力显著增强,进入天然气快速发展期。

特别是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突出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形成了规模增储上产新局面,聚焦常规气、页岩气、致密气三大领域,天然气产量持续上升。今年公司共投产新井340余口,建成年产能超百亿方,先后钻获30余口百万方高产气井,“少井高产”的高效开发模式不断优化,实现了储量向产量的快速转化。

天然气净化总厂 李宇、川西北气矿 刘梅摄

本着“开发一个气田,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原则,在2022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出现历史首次下降的情况下,川渝地区天然气消费量仍保持了近5%的增长,居全国最高。

不仅如此,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也不断改善川渝地区能源结构,带动了天然气全产业链快速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西南油气田公司的高速上产,为川渝千亿方天然气产能基地、万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强省建设,以及电力紧缺背景下气电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有数据表明,4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带动地区GDP增长3440亿元,创造全产业链就业岗位约180万个,对地区就业的贡献率约为3%,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据悉,到2023年底,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4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有望跃升成为我国第三大油气田,为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上一条:深掘地下万米 再探新疆油气宝藏
下一条:组图: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全容量投产发电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