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戚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自治区信息中心第五轮“结亲周”活动剪影
恬静的晨曦中,自治区信息中心第五轮17位“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干部迎着朝霞又一次来到了莎车县荒地镇英巴格村开展第五轮结亲周“四同四送”活动,大家顾不上卸下火车上的疲惫,先来到驻村工作队集合开会,在了解了近期英巴格村重点工作安排,驻村工作队划分结亲小组后,大家背起行囊奔赴各自的亲戚家。
刚刚度过我国的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村里也是一片丰收盛景。地里的棉花竞相盛开,洁白无瑕,这是村民们的“钱袋子”。驻村工作队附近就是一大片特殊困难家庭的棉花地,而家里没有其他劳动力,正值棉花抢摘季节,如不及时采摘,会影响一年的收入。结亲干部得知后,驻村工作队带领着中心结亲干部一行人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户抢摘棉花,解民忧,送温暖。一进入田间,大家不约而同地各站一列,弯下腰来拿起袋子开始了劳作。很多从未干过农活的同志们,甩开膀子,拉好架势,来了一场棉花地里的“歼灭战”。人多力量大,不知不觉间,每个人的编织都装满了,村民笑着说:“感谢大家的帮助,多亏你们帮助我拾棉花,为我解决了大难题,谢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今天太开心了!”。在帮扶过程中大家带着感情、带着问题下沉到基层,同群众面对面交流,掌握了社情民意,转变了干部作风,增进了干群感情。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农家土炕,田间地头,接住了地气,凝聚了民心!
扫庭院,促耕种,收麦摘棉,扶贫帮困,讲政策,送文明,共娱乐,同生活,无论庭院广场还是田间地头,始终不变的是结亲干部的满腔热忱。在此次“四同四送”活动开展过程中结亲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为群众“送法律、送政策、送温暖、送文明”,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突出最迫切的难事,与亲戚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亲戚们讲解十九大相关政策。美化庭院倡导“三新”生活、“一起讲国语”村民夜校、“灯光下的宣讲”,已经成为结亲周里结亲干部雷打不动的常态化活动。
一年的辛勤耕耘,摇曳了秋的妩媚。一年的交往交融,熏染了秋的韵味。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通过结亲干部们的努力,村里在不知不觉的发生着变化。在村民们的言语中,你好!你好!和亲戚握手或拥抱,已经成了重逢时的惯有礼节!很多村民家里已经铺上了地板革,摆上了沙发和茶几,院子里也搭上了葡萄架,在院门口的菜地里种植了新鲜的蔬菜,虽然品种不多,但与一年前相比,真是有了大变化!
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基础上的再深入,更是深入改进干部职工作风的一次具体实践。通过活动的开展,结亲干部与村民相互增进了感情,落实好了密切联系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的各项工作,建立了信任。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获得广大结亲户认可,密切了干群关系。
我们在春天播种希望,在夏天为之付出汗水去奋斗,秋天的脚步才迫切又从容地一步一步走来。那飞扬在叶尔羌河畔的,是憧憬,是欢颜,更是昂扬的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