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雁争
近期,各地克服高温、降雨等影响,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抢抓工期,重大项目施工建设如火如荼。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下半年,相关部门将加快实施重大工程,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拓宽有效投资空间。
重大工程项目不断刷新进度
近日,一批交通和水利方面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为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7月2日,重庆至黔江铁路控制性工程刘家山隧道贯通,渝黔铁路主体工程完成80%。据统计,当前,仅在西部地区就有渝昆、西渝、新渝万等多条铁路干线在加速推进建设,贵南、福厦等多条高铁将在年内开通运营。国铁集团数据显示,1到5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7%。
铁路网越织越密的同时,以国家高速公路补链路段建设、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等为重点,一批公路重点工程项目加快实施。其中,京雄高速计划年内全线通车,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双主洞掘进过半。
水利方面,我国加速推进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6月28日,洞庭湖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在湖南沅江南洞庭湖黑泥洲开工,试点工程概算总投资36.78亿元,总工期33个月;6月29日,吉林省引嫩入白扩建一期工程暨盐碱地综合利用国家试点项目开工,工程估算投资126亿元。
深化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重大项目建设热潮涌动,钱从哪里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下半年将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云南省2023年度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2.226亿元,支持云南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将把国家水网工程作为重要支持领域,保持中央预算内投资合理强度,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投资需求。
同时,相关部门还将指导地方将水网建设作为政府投资的优先方向,落实好重大工程的地方投资,推动工程顺利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水价标准和收费制度,建立项目合理回报机制,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依法合规参与,扩大股权和债权融资规模,以市场化改革来推动加快水网工程建设。
在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方面,多地已经行动起来。广东表示,将推动水权水价改革、水经济试点、水利领域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等工作;湖北提出,探索建立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用好债券及金融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管,千方百计扩大水利建设有效投资;四川近日举行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改革研究讨论会,重点探讨降低融资成本、延长特许经营期、发展路衍经济、打捆新老项目、盘活存量资产等实施路径。
经济将加快微观基础修复
国务院办公厅6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据测算,受政策端和需求端双重因素驱动,充电桩投资有望加速,远期市场空间超千亿元。
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6月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为全面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提供指南。据农业农村部测算,改造一亩设施大棚就可拉动钢材消费近2吨、水泥消费0.5吨,未来5到10年,农业农村投资需求近15万亿元。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近日,多个地方相继出台城市更新相关文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仅天津审定的16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就达到1473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认为,上半年,中国经济呈现“触底反弹”的运行特征。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加快微观基础的修复,并不断改善市场预期,进而迈向扩张性增长。相关有利因素包括:新一轮建设周期开启、宏观政策传导效率提升等。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预计,下半年,资本、人才、技术、土地等市场要素活跃程度将明显改善,市场信心将得到持续增强,预期经济将进一步恢复好转。